日韩欧美一级精品久久_久久影院亚洲|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电影二区,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返回資訊列表

三年拿下四輪融資,機器人醫生時代要來了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15日 標簽:媒體報道
隨著時代的進步,當代醫療水準已經能夠支持各個維度和難度的手術。


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這家號稱“全球最大的三甲醫院”,2017年,這家醫院做了近36萬臺手術,每天的手術量在800臺左右,這給護士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臨床實踐中,每臺手術一般會安排兩名護士協助醫生來完成,而除了手術前的被服,護士往往需要根據手術的臨時需求中斷正常協助手術工作,多次往返于手術室和庫房之間,準備耗材、藥品等手術用物資。


瑣碎重復又必要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對醫療資源的浪費,說到底,患者的就醫效率也因此被打了折扣。


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瞄準了這一痛點。其自主研發了手術室高值耗材配送機器人,承擔起了這部分瑣碎的工作。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智能醫療服務機器人為載體、為醫療機構提供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的創新型企業,自成立以來,公司已累計研發、生產近10款醫療服務機器人產品。


鈦米高值耗材配送機器人系統


上海仁濟醫院在2017年9月引進了這款機器人,到18年8月,每臺鈦米科技高值耗材機器人平均每天配送33趟,累計代替巡回護士走了7320公里,相當于1830萬步。


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晶告訴鋅財經,從2016年底推出第一款醫療機器人產品至今,鈦米的醫療機器人產品已經在全國120多家大三甲醫院成功落地,包括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武漢協和醫院、上海仁濟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以及上海第十人民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等。


鈦米醫療機器人落地案例


潘晶開始醞釀自主創業是在2015年,此前,他已經在機器人行業供職十多年,曾在某著名外企擔任機器人研發總監,為全球多個前沿機器人項目,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ReWalk外骨骼機器人、KUKA youbot機器人等提供控制器和控制算法。


彼時,醫療機器人市場剛剛起步。據BCG波士頓咨詢數據,截至2016年1月,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74.7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能穩定在15.4%。具體到國內市場,起步晚、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情形下,進口產品的蠶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實。


2016年10月10日,鈦米高值耗材配送AGV和核醫學科病房服務機器人在武漢協和醫院進入臨床實驗,鈦米由此成功“破冰”。


以鈦米核醫學科病房服務機器人為例,潘晶告訴鋅財經,這款產品進入病房后,每兩個小時會自動對所有病人進行一次體檢,同時幫助護士分發藥物、告知患者服藥方法。實時視頻的交互也讓醫生以及護士能隨時與病人進行交流。此外,人機互動增加了患者交流體驗,一定程度上可以舒緩患者的情緒。


鈦米核醫學科病房服務機器人在工作


然而,醫院這一特殊場景對新技術并非完全開放,如何打消醫院決策者的不信任感,成了擺在鈦米面前的一大難題,破冰之路也并不那么好走。


潘晶表示,在武漢協和醫院向領導匯報時,院方最擔心的就是機器人會否有安全問題,潘晶的回復是:“我不能保證沒有安全隱患,但只要我們的產品有一次碰撞,我們就撤走”,此外,鈦米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繳納了保證金,一旦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鈦米來承擔相應的后果。


說服醫院愿意嘗試使用醫療機器人后,機器人如何確保避開醫療場景中大量的人流、病床和推車是擺在鈦米面前的另一個不亞于自動駕駛的難題。


眾所周知,手術室是一個高要求高風險的場景,在手術的整個環節中,任何一點差錯都有可能讓手術受到影響,甚至失敗。而醫療機器人在脫離人的控制之后,如何“不犯錯”成了關鍵的一點。潘晶表示,這其實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一個難題,在之前與院方接觸的過程中,對方最擔心的恰恰也是機器人“撞人”這一風險。


鈦米機器人實際應用場景


針對這一問題,鈦米機器人在病床周圍設置了“虛擬墻”,首先保證機器人產品不會進入到核心手術區域;再通過目前在無人車領域廣泛應用的激光雷達技術,進一步提高了機器人的避障能力。而在視覺維度方面,鈦米則通過視覺技術將機器人的可視范圍從一個平面調整到整個立體空間。


“機器撞人”的問題解決之后,“人撞機器”同樣隱藏著潛在風險。為了避免這一風險,鈦米在機器人上設置了背景音樂,輔以機器人的自識別系統以及自學習功能,實現了面臨風險時提前發出被撞預警,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而為了能夠更好地深入醫院各個場景,挖掘核心需求,解決醫療機器人以往的痛點,潘晶曾經親自跟過一百多臺手術。潘晶告訴鋅財經,這一做法也已經成為鈦米的傳統。


在武漢協和醫院“破冰之后”,得益于行業標桿醫院本身很強的示范和輻射效應,鈦米的發展之路越走越順,除了在120多家大三甲醫院的成功落地,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2017年5月11日,鈦米完成由IDG與科沃斯投資的4000萬A輪融資;2018年6月11日,其完成B輪2億融資,投資方為金浦投資與鼎暉投資;2019年3月27日,鈦米再次完成B+輪融資,本輪由浦東科創與張江科投共同投資,具體金額尚未披露。


鈦米機器人歷次融資


“我覺得鈦米還是相對幸運的,沒怎么踩坑,即使在18年下半年資本市場遇冷的情況下,我們也相對順利完成了整個行業里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包括今年3月份浦東科創、張江科投和張江高科的投資,實際上是對我們在新興市場上所作的努力,有了一個很大的肯定”。提及幾輪融資,潘晶向鋅財經如此表示道。


談起鈦米未來的發展,潘晶告訴鋅財經,當前醫療機器人行業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市場并未完全放開。據他介紹,國內有近2000家三甲醫院、以及近20000家二甲及以上醫療機構,在他的認知里,醫療機器人落到最后,真正服務大眾的是上萬家的醫療機構,鈦米未來想要瞄準的,是萬億級的醫療市場。


2010-2018年醫用機器人全球市場銷售量及銷售額

數據來源于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


而在醫療服務機器人之外,鈦米并不排除切入手術機器人以及康復機器人這兩大領域的可能,目前已有相關布局。潘晶認為,雖然從目前來看,鈦米在技術以及落地場景上至少領先行業一年,但無論是手術機器人還是康復機器人,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市場被逐漸打開,醫療機器人轉入高速發展的軌道,但潘晶有著另外的擔憂。


潘晶告訴鋅財經,在國內醫療機器人領域,鈦米無疑是頭部玩家,有一個很關鍵的優勢在于鈦米對醫院實際場景下真需求的把控。但在當前浮躁的創業環境下,“偽需求”成了行業發展的一大桎梏。


而“偽需求”流于行業的背后,廉價創新、盲目仿制、抄襲也是行業健康發展的阻礙。


“縱觀國內的創業市場,行業萌芽階段相互抄襲屢見不鮮,從商業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的盲目進入、盲目抄襲最終都會對行業造成大的沖擊,比如共享單車”。潘晶如是表示。為此,潘晶表達了對整個行業的呼吁,他希望眾多的玩家能夠找到自身產品的差異化,真正將產品落到實處,解決客戶核心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醫療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智慧醫療機器人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時期。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內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5.2億美元。另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智慧醫療機器人市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04%,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07億美元。


只是面對萬億級的巨大市場,行業爆點或不會那么早到來。在潘晶的預測中,五到十年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只是那時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任誰都無法預料,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無論是鈦米,還是成群的入局者,都有著數不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