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一级精品久久_久久影院亚洲|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电影二区,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返回資訊列表

5G時代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手術室帶來了什么?|醫建風向標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02日 標簽:媒體報道

    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下稱“仁濟醫院”)將大數據應用與AI醫療機器人相結合,啟動三方合作開發計劃,通過5G網絡覆蓋試點,基于5G技術探索醫療機器人的配送管理服務、智能醫療服務、院內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如何落地。


開上海智慧醫院“5G+AI”應用先河


       仁濟醫院、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簽署共建合作協議,三方將開展“5G+AI”應用示范項目,規劃實驗范圍將包括仁濟醫院科研大樓內的18個樓層、31個實驗室和28個會議室,聚力打造上海市首家應用5G的智慧醫院。


      根據協議,三方將在醫院信息化建設、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等領域展開深度創新性研究工作。


      三方重點利用5G技術保障醫院光纖寬帶電話網絡及移動通信網絡全面覆蓋,完善醫院科研大樓配套建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建設網絡基礎設施隱蔽工程,提高網絡服務支撐能力;利用5G云計算平臺技術,實現醫療數據共享與交換,同時對臨床治療協同、電子病歷安全化建設提供全程助力,并建設先進的電信影像云歸檔存儲與云診斷服務;同時將充分發揮科研探索優勢,推進 “基于5G的醫療機器人應用”,合作建設“5G智慧醫療”展廳,展示智慧醫療探索成果。


微信圖片_20190802145950.jpg

基于5G基站的應用

據了解,該項目將結合5G網絡覆蓋,使AI機器人在多變復雜的醫療場景中實現智能化應用。具體應用場景包括:



物資配送機器人遠程控制及遠程控制試劑物資運輸,優化醫院物資運輸管理系統;

訪客遠程預約及室內智能引領導航,遠程視頻確認及對話;

報告廳會議室遠程會診;

院感控制及遠程消毒,通過消毒機器人遠程控制室內消毒,實現院內消毒量化管理;

與醫院物資管理系統雙向對接,通過醫療消耗品大數據分析,實現耗材的智能對接。



5G技術在仁濟醫院手術室的三大應用


       目前仁濟醫院的大樓(包括今年10月份即將開張的科研樓)所用的物流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均應用了5G技術,通過5G網絡覆蓋試點醫院將大數據應用與AI醫療機器人相結合。

       仁濟醫院手術室內的物流機器人基于5G技術進行物資配送管理,借助5G的速率,物流機器人接受信息、任務指令更加高效快捷。此外,相對于傳統WIFI通信方式,應用5G相關技術抗干擾性更強,機器人之間相互通信更為可靠。

       相對于傳統手術室,5G技術在仁濟醫院智能手術室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物資配送、醫療服務和控制感染這三個方面。


基于5G技術的物流機器人


微信圖片_20190802150009.jpg 

     物流機器人每次約能節省20-30分鐘的人工來回路程,每日配送比人工配送節約2km左右的路程,大大減少了手術室護士的工作量。在2017-2019年的使用過程中,物流機器人累計運行3萬+次,代替巡回護士400+萬步,約2359公里;減少護士離臺時間長達511854 分鐘,約8512小時;兩臺機器人配送共計26間手術間,手術室護士均非常滿意。


      2019年5月,隨著醫院5G網絡的覆蓋,基于5G技術的物流機器人,每臺手術中斷時間可以減少7-10分鐘,每日節約庫房管理時間可以減少2-4小時,高值耗材存放量可以減少35%,運輸錯誤率為0,這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使得巡回護士工作量大大減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關注患者,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作為使用者,仁濟醫院有關負責人希望物流機器人在人機協作和柔性自動化方面進一步提高,另外,仁濟醫院期待物流機器人不局限于手術室內使用,今后可以在逐步應用于院內物資管理、醫療行為管理以及院內環境監測和預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運用。


日間手術病房啟用AI隨訪助手

微信圖片_20190802150014.jpg


     2018年6月起,仁濟醫院東院日間手術病房正式上線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隨訪助手。該人工智能AI隨訪助手是個機器人,可以根據規定問題模板模擬“醫生”打電話給病人,隨訪問題主要包括患者出院后是否有嘔吐、疼痛、發熱、傷口滲血感染等情況。AI的上線不僅大大提高了隨訪效率,還確保了隨訪信息采集的全覆蓋及準確性。


     過去,傳統的隨訪都要醫務人員挨個撥打病人的電話詢問患者的術后狀況,并做記錄。據悉,仁濟醫院日間手術平均每天出院病人在120人次以上,而每位病人一般在術后24-48小時要進行一次隨訪,就意味著醫務人員每天要花9-12個小時用于電話隨訪。有些病人如果出現嘔吐、疼痛、發熱等癥狀,就需要多次隨訪,這種病人大概占5%,這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隨訪工作量。


     而人工智能AI隨訪助手上線后,醫務人員繁重的隨訪工作減輕了不少,它可以按照不同術種患者的出院記錄制訂個性化的隨訪計劃,通過終端自動撥打患者電話,模擬人聲與患者進行術后隨訪溝通,并有效地采集患者回答的信息,將患者回答的語音自動轉錄為文字記錄。隨訪結束后,醫務人員在系統后臺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術后情況。


     人工智能AI隨訪助手可以做到每天無間斷、全覆蓋隨訪,一天內可完成400-1000人次的隨訪工作,極大地提高了隨訪的工作效率。此外,AI隨訪助手還會對采集到的患者隨訪海量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為臨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下一步,隨著5G技術的賦能,AI隨訪助手還將進行患者的滿意度測評,用于日間手術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科學改進。


未來將引入5G技術消毒機器人

      另外,手術室內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仁濟醫院擬定不久的將來引入基于5G技術的消毒機器人,實現院感控制及遠程消毒、遠程控制室內消毒等場景的應用,通過5G應用云平臺實現智能實時控制,實現手術室環境感知及視覺處理、多機器人協作導航、復雜運算等場景,為進一步做好智慧醫院的手術室內部感染管控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 束 語

      據介紹,仁濟醫院“5G+AI”應用示范項目實現了醫院的5G網絡室內全覆蓋,為探索5G切片技術替代現有院內WiFi帶來可能性,更好地提高了移動護士站、醫院信息系統、醫院物資或藥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該項目同時將“5G+AI”業務模式在智慧醫院的探索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實現了與醫療機器人5G模組的適配,最終實現機器人控制、大數據傳輸、邊緣計算等應用場景在醫院測試,形成了一套“5G+AI”的完整臨床解決方案。


特 別 鳴 謝

     仁濟醫院副院長虞濤、后勤保障處處長金廣予、錢昊、施陽、奚雯倩和顧曉磊為代表的團隊對本文的支持和幫助!

原創: 柏麗華